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单招考试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浏览
2022-02-26 11:10:27

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技能测试包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共三门课程。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值250分,分值分布如下:

思想政治理论:80分     英语:20分

人体解剖学:75分       生理学:75分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2)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3)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2)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3)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2)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

(1)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2)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3)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 考试范围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时事政治;普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及历史课程的部分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医学伦理学课程、卫生法律法规课程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

2.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第二部分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历史课程

(一)思想政治

1.生活与消费

(1) 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笔面纱;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2) 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3)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 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3) 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3.收入与分配

(1) 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 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5.公民的政治生活

(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2)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6.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2)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8.当代国际社会

(1) 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二)中国近现代史

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 鸦片战争

(2) 太平天国运动

(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4) 辛亥革命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6) 国共的十年对峙

(7) 抗日战争

(8) 解放战争

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 祖国统一大业

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 开创外交新局面

4.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6.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3)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课程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

1. 习礼仪,讲文明

(1)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2. 知荣辱,有道德

(1)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3)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3.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1)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2)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3)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4.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1)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2)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5.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1)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2)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二)医学伦理学

1. 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1) 医学道德规范体系概述

(2) 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3)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规范

(4) 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范畴

2. 医疗人际关系道德

(1) 医疗人际关系概述

(2) 医患关系道德

(3) 医际关系道德

(4) 医患冲突、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道德

3. 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学道德

(1) 现代医学模式与临床诊疗道德

(2) 临床诊疗工作道德要求

(3) 临床科室工作的特殊道德要求

4. 临床护理工作的医学道德

(1) 护理道德的特点与重要作用

(2) 护理工作者的形象和道德素质

(3) 护理工作的道德要求

(4) 护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5. 社区卫生服务与预防保健的医学道德

(1)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道德要求

(2) 预防医学的道德要求

(3) 康复技术工作的特点和道德要求

6.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1) 医德评价

(2) 医德教育

(3) 医德修养

(三)卫生法律法规

1. 卫生立法与实施

(1) 卫生立法概述

(2) 卫生法的实施

(3) 卫生行政执法

2. 卫生行政救济

(1) 卫生行政救济概述

(2) 卫生行政复议

(3) 卫生行政诉讼

(4) 卫生行政赔偿

3.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1)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概述

(2) 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规定

(3) 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评审制度

(4) 社会民办、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4. 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

(1) 执业医师法律制度

(2) 执业护士管理法律制度

(3) 执业药师管理法律制度

(4) 执业技师管理法律制度

5.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1) 概述

(2) 医患法律关系

(3)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4)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5)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6)探索防范医疗风险的法律制度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规定概述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规定

(5) 法律责任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值:80分。

3.主要题型:单项选择题60分;材料分析题20分。

4.内容比例:时事政治、思想政治、中国近现代史、职业道德与法律、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规各占20%。

5. 难易比例:难﹕中﹕易=1﹕5﹕4。

英语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要求词汇量为1600-2000个单词和200-300条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语法考试内容如下:

(1)动词各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用法

(2)动名词、动词不定时和分词的各种形式与用法

(3)动词虚拟语气的各种形式与用法

(4)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使用

(5)倒装句

2.语言运用:要求学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题方式:笔试、闭卷

2. 试卷分值:20分

3. 题型及分值比例:词汇与结构(单选)10分,阅读理解(单选)10分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3版《解剖学基础》为依据,确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人体解剖学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科目要求考查考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识别记忆、熟悉和运用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A.掌握:指人体结构名词的基本概念、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的重要结构、部位等,例如:全身主运动系统的组成,脉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等,是考查考生的主要出题部分,题量最多。

B.熟悉:指人体就结构中内容较多较广较细,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快速掌握、记忆的内容,例如:全身骨的名称、位置、形态,体循环的动脉、静脉、淋巴,神经系统的区分,周围神经系统等,是考查考生的次要出题部分,题量相对较少。

  C.了解:指人体结构中较难理解记忆,较少在授课中提及或讲授的内容,例如: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腹膜形成的结构,淋巴结的分布,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等,是考查考生的最少部分,题量最少。

. 考试范围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中关于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一、绪论

1.掌握人体的组成与分部,常用解剖学术语

2.熟悉解剖学基础的定义  

二、运动系统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熟悉骨的分类,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

4.掌握脊柱的组成及连结,了解各椎骨的形态特点,掌握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角、肋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脑颅骨和面颅骨名称及新生儿颅的特点。 熟悉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熟悉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5.掌握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了解腹壁的层次,掌握腹股沟韧带的概念。熟悉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 。

三、消化系统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掌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特点。掌握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熟悉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3.熟悉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熟悉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其形成的结构。

四、呼吸系统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熟悉呼吸道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特点。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3.熟悉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肋膈隐窝的概念 。了解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五、泌尿系统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熟悉肾的剖面结构和被膜。

3.熟悉输尿管的三个狭窄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膀胱的分部、位置,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生殖系统

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熟悉睾丸的位置 。熟悉输精管的分部及临床结扎部位。了解男性附属腺体组成。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熟悉卵巢位置和功能。掌握输卵管和子宫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子宫的固定装置。了解会阴的概念,熟悉产科会阴及其临床意义。

七、脉管系统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掌握体循环、肺循环 。

2.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尖的体表投影,熟悉心内各腔结构,了解心的动脉。了解心包及心包腔的概念。

3.熟悉主动脉的分部及主要分支。熟悉全身动脉主干的名称,掌握全身主要的动脉压迫止血部位和止血范围。

4.掌握头、颈、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位置和行程。了解上、下腔静脉的合成、收集范围和汇入部位。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5.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了解淋巴干的名称,熟悉淋巴导管的。了解脾的位置、形态、功能。

八、感觉器

1.掌握视器的组成。熟悉眼球壁结构和眼内容物的组成,熟悉房水的产生、排出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泪器的组成。

2.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掌握中耳的结构,了解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

九、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常用术语。

2.掌握脊髓的位置,熟悉脊髓外形。掌握脑的分部、脑干的分部,掌握大脑的分叶 。掌握内囊的概念、分部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和主要间隙的构成,了解脑血供。

3.熟悉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熟悉脊神经各丛的主要分支。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了解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和分布,了解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分布。

4.了解脑和脊髓主要的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的功能。

十、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熟悉脑垂体的位置,了解垂体的分部。

3.熟悉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4.熟悉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笔试、闭卷。

2.试卷分值:75分。

3. 内容比例:掌握的内容约60%;熟悉的内容约35%;了解的内容约5% 。

4. 难易比例:难﹕中﹕易=1﹕4﹕5。 

生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核范围与要求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生理学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对生理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考查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绪论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兴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熟悉反射的概念、结构基础与反射类型,并能分析反射现象;了解生理学的研究水平与研究方法。

2.掌握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掌握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转运对象与特点。

2.熟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以及膜电位的状态。

3.了解动作电位的特征其及传导特点;了解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兴奋-收缩耦联。

三、血液

1.掌握血细胞比容、血浆、血清、血量的概念;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以及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熟悉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了解血液的生理功能。

2.掌握各类血细胞正常数量与生理功能;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与破坏。

3.掌握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型依据;熟悉ABO血型鉴定原理、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

4.熟悉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内、外源性凝血的区别,以及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四、血液循环

1.掌握心动周期、心率的概念及正常值;熟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了解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2.掌握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等概念及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熟悉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熟悉兴奋在心内传导的顺序、特点和生理意义。

3.掌握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动脉血压相对稳定与中心静脉压的生理意义;熟练掌握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4.掌握组织液生成的动力,能熟练运用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原理解释相关水肿形成的原因。

5.熟悉心血管中枢和交感、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生理作用;熟悉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6.了解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正常心电图各波型的生理意义;了解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了解微循环的概念、血流通路及其功能;了解全身性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五、呼吸

1.掌握呼吸的概念与过程;熟悉呼吸运动的形式与平静呼吸频率。

2.掌握肺通气的动力、阻力;掌握潮气量、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区别;熟悉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原理及其生理意义。

3.掌握O2和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熟悉发绀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气体交换的影响因素。

4.熟悉动脉血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等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5.了解气体交换的动力、过程;了解外周、中枢化学感受器。

六、消化和吸收

1.掌握消化、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方式;熟悉交感、副交感神经对消化道平滑肌运动及消化腺分泌活动的调节;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了解胃肠激素对消化活动的生理作用。

2.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掌握胃、小肠的运动形式;熟悉胃排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胃粘膜防御屏障的生理意义;了解大肠的运动形式、排便反射及排便异常。

3.掌握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成为吸收主要部位的有利条件;熟悉主要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掌握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机体重要的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

2.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熟悉机体的产热器官、产热方式,以及散热的主要途径、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了解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及体温调定点学说。

八、尿的生成与排放

1.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概念;掌握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排泄的概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了解肾小球滤过的概念及其结构基础。

2.掌握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影响因素;熟悉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3.熟悉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熟悉正常尿量、异常尿量;了解排尿反射与排尿异常。

九、感觉器官

1.熟悉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分类及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掌握眼的视近调节反应;熟悉眼的折光功能及折光异常产生的原因与矫正方法;了解视锥、视杆细胞的生理功能及维生素A缺乏与夜盲症的关系;熟悉视力的概念及衡量标准;了解视野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及临床意义;熟悉人体的听力范围,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

十、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熟悉神经元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2.掌握突触的概念、基本结构及突触传递特征;熟悉外周神经递质(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概念和范围、各类受体的分布及其生理效应;了解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制,了解神经递质的概念与分类。

3.熟悉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及生理作用;掌握内脏痛的特点;掌握牵涉痛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掌握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临床意义;熟悉脊休克与去大脑僵直的表现与原理;了解小脑的生理功能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的作用。

5.熟悉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6.熟悉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形成条件;了解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与生理意义。

十一、内分泌与生殖

1.掌握激素的概念、分类;熟悉垂体激素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2.熟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了解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4.熟悉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及其临床意义;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5.掌握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睾丸的生精功能,以及影响生精的因素。

6.掌握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卵巢的生卵功能;熟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调节。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笔试、闭卷。

2.试卷分值:75分。

3. 难易比例:难﹕中﹕易=1︰3︰6。

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 历年分数 考试大纲 报名入口

历年试题New 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