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教育改革马力十足,各项新规层出不穷,今天就带大家盘点2016年可能影响教师的十大新规。
今年陆续推出的教育新政让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从年头热议到年尾——
中、高考改革,变革了传统中国教育价值观、课程观和课程资源供给方式;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女老师扎堆生育,中小学正面临严峻的教师资源不足的挑战;
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回顾2016年,哪些教育新政是您关心的?哪些教育新政刷爆了您的朋友圈?今天就带大家回顾2016年那些可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大变化的教育新政!
1教师“铁饭碗”被打破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人生座右铭。不过今后,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得好好提体会这句话中“学”字的重要了。因为想要“一辈子做老师”,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
2016年,我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管理的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对个别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老师能够清除出去。
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这两关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小编说
打破“铁饭碗”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老师自己负责。有老师表示在本身压力大的情况下,淘汰制不利于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而大多老师在肯定政策出发点的同时,也表示其关键在于落实。显然老师们更期待的是能有更加合理的配套机制出台,能让注册制度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监管,才能将制度落到实处。
说起定期注册制,于漪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政策背后的深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教师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这是时代的需要;从另一个方面看,教师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明天的建设者,因此,教师不断学习,也是当今学生成长的需要;老师终身学习,更是教师自己从教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中考改革出新招
“以后学生所有的科目都要学、都要考,学科这么多虽然并非全部纳入总成绩,但也要求必须合格,孩子的学习负担届时会不会变相加重呢?”——是什么让孩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石先生产生这样的担忧呢?
9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意见》中还提出了“两考合一”,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等多项改革措施。
小编说
中考改革将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两考合一”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可谓多方受益。将国家课程方案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既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也是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很多家长像石先生一样,听到考“全科”就替孩子头疼起来。但其实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而且也并非将所有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另外,体育科目录取计分,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以后体育课再也不会被占用,孩子们终于可以好好玩耍了!
3高考大纲做出新修订
10月,高三党们炸了!物理的考试范围扩大了,语文要多一篇阅读了!历史书上的某些东西可能白背了……
10月1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大纲对除英语外的8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均进行了修订。比如语文学科,新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二者选考其一修订为均必考。在数学学科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的要求。物理学科上,新大纲还将以往部分选考内容修订为必考内容。
小编说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高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各科目考纲的变化,不仅是对学生阅读量、思维训练、逻辑能力、创新意识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的一种挑战。
4防治校园暴力出重拳
今年4月,一个15岁少年的离世曾震惊我们:山西休学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同校6名十五六岁的同学殴打致死,直到儿子走后,其母亲才得知儿子“几乎天天被打”。
为了不再让类似的校园欺凌悲剧再度发生,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同时,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小编说
12月,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覇凌说NO》让校园欺凌在今年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措施、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地方学生之间欺凌和暴力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5全面二孩 老师生还是不生?
怀孕生子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喜事。不过今年,杭州某小学王红霞校长遇见女老师来“报喜”,都变现得不太像样:“敲门进来时,我看到的不是那种马上要做他*的兴奋与欣喜,更多的是一种不好意思的神情,特别是二胎妈妈。”
自1月1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正式开放,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其中当然不乏教师家庭。很多校领导发现,新招的“90后”女教师很多都有“一胎”的备孕打算,而教学经验丰富的多数“80后”、“70后”骨干教师也考虑在今年实施自己的“二孩”备孕计划。女教师扎堆生育二孩可能造成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正逐渐变成各个学校都要面临的挑战。
小编说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教师队伍因女教师生育而呈现阶段性缺员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在充分尊重女教师的生育权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创新用人机制,才能破解难题。在解决基本教育需求后,一方面要研究更科学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将宝贵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二孩”政策对学校的影响是全面的,只有在用人机制上破除清规戒律,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才能缓解女教师生二孩所导致的阶段性缺员问题。
对于眼前的难题,王红霞校长说,怀孕是值得恭喜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学校从来不会与老师商量,肯定是满口答应的,生孩子比上课要紧,困难就留给学校来应对了。”——嘿!遇到这样通情达理的领导,真好哇!
6遭遇有偿补课、乱收费,果断举报!
最近,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接到家长举报,所辖某小学强制家长缴纳每月15元的“校讯通”费用,并给家长发消息指定到学校对面的书店购买学习用具和教辅材料。
怎么办?调查,处理!
别忘了,就在今年6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2016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将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作为2016年教育行风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紧盯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易发多发期,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有偿补课。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利州区教育局经调查发现家长举报信息属实,最终哦,该学校要求该班主任在班级群向全体家长致歉,在全校教师会上作书面检讨,并按管理制度将该教师当月绩效考核分认定为0分,扣发当月全部绩效考核奖金。
小编说
在职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民办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不规范办培训班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且容易引起群众对教育的不满情绪,不利于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治理有偿补课,需要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力措施,各教育部门要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对于违反规定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将予以严肃查处。
7特岗教师有保障 让老师扎根乡村
眼看着冬天来了,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柳沟小学的教师梁世昕、李晓莉用自己的工资给学校116个留守儿童每人买了一个钢化保温杯,梁老师和李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特岗教师。
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2016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约7万名,中央财政继续对特岗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教育部、财政部将根据各地2016年设岗计划和往届特岗教师在岗人数核拨2016年特岗计划中央补助经费,2017年根据2016年度实际在岗教师人数进行结算。
小编说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直是困扰教育发展的难题,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中央实施了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岗教师政策。但是特岗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使得落实过程中问题不断。这一通知有利于建立并完善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8新编语文等三科教材开启秋季新学期
9月开学,不少中小学生发现自己拿到手的语文、历史和道德法治课本与学哥学姐们的不大一样了!
原来,从9月秋季新学期起,教育部新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三科教材在新小学一年级和新初一年级投入使用,与广大中小学师生见面了。新编三科教材的编写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对涉及我国主权、边疆海域、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等内容进行把关,确保教材整体质量和水平。
小编说
据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介绍,新编语文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是落实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9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小编说
小编想起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暖心话:用现在的一句话讲,我们就是让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我们要明确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去交流轮岗,而且要加大比例。
10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
还记得今年两会上,奥运冠军刘翔说到自己的提案:“学生每天最好能坚持1小时的体育锻炼,我了解到,现在能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中小学生确实不太多。一些城市的学校是因为课业负担比较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一些地方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中考中加考体育项目。但一些基层的乡镇中小学则存在一些体育老师比较匮乏的现象。”当时中教君就止不住地点头,这是个好提议!
没想到五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
小编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培养不单单要重视孩子智力发育,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下一代的健康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体质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不抢走孩子的运动时间,就是不抢走孩子们的健康体魄,更是不抢走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