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是指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毕业、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到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业就读,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并取得相应专业专科毕业证及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报考条件
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1)符合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2)所学专业与招生专业大类对应,并取得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或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优秀奖以上奖励,或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一、二、三等奖;(3)身体健康。
2.具有广东省户籍的中职毕业,并有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1)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年龄25周岁以下;(2)具有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从业岗位与报考专业属于同一专业类别,并有两年以上社会实践经验;(3)身体健康。
3.考生报考专业需与中职就读专业或从业岗位属于同一专业类别。
免考条件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者,经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毕业当年可免试保送就读。
2.获全省技能竞赛二等奖者,在高职院校录取时,可在考生自主招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20分;全省技能竞赛三等奖者,在高职院校录取时,可在考生自主招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10分;获全省技能竞赛优秀奖者,同等条件下可由学校优先录取。其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的工作,按教育部有关要求由各高职院校自行实施。录取有关手续与对口自主招生同时进行。
2018【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报名时间教育考试院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2017年报名时间在2月份。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阳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以“崇德远志,精艺博才”为校训,按照“立足地方,以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建设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办优师范、办强工科,突出优势,凝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社会需要、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
阳江职院校园占地面积50万多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超亿元,学院总资产3亿多元。现有中文系、外语系、财经系、机电系、信息工程系、食品与环境工程系、艺术与设计系、教育系、旅游管理系、思政教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九系2部,有招生专业37个,全日制在校生9920人,教职员工589人,专任教师447人,外聘企业实训兼职教师11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190人,高级职称112人,双师型教师168人。
近年来,我院不断改善专业基础条件,大力提升重点专业的建设发展水平。目前,我院共有2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校级重点专业。同时,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做到职场与训练场互动;推进了海洋工程、先进制造技术、蓝色旅游、师范教育等四大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工作。
我院积极开展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场室96个,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6个。学院所有重点专业都建立了稳固的政校行企合作关系。2015年,学院利用珠海对口帮扶阳江项目,按照谋划高端、设计高端、配置高端的“三高”建设要求,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阳江市粤德合作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实现建设园区化、模式本土化、运营企业化“三化”运营目标,率先在全国职业教育中践行“双元制”园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具有6000多个学位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附属阳东学校已成为阳江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和学院师范教育专业重要实习基地;
阳江职院是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示范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阳江市人才工作示范点、阳江市青年就业转移培训中心、阳江市教师校长培训中心、阳江市扶贫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学院还设立了9个国家级行业职业技能考试站和培训点。
我院教研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我院申报的科研项目包括省教改、社科、教育规划、科技等10类项目,已立项18个。2015年,刘和平博士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火炬计划等立项,敖慧仙等年轻教师的科研项目获得省社科基金立项。余铭博士参与的项目《天然蛋白源多功能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2015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蕉品种加工特性研究”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广式健康月饼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经费100万元。林海峰老师主持的课题被列为**广东省委宣传部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同时还被立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