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理工科实力第一名”的“五星”独立学院

◇广东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设18个专业学院(教学部)、涵盖七大学科门类的6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4000余名。学校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秉持“注重质量、提升内涵、凝练特色、创建品牌”的办学思路,工学类专业具有突出特色和明显优势,工、理、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是广东省首批应用型示范大学。

人才培养

学校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是其重要延伸和战略组成,下设有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航空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布莱恩特学院、中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誉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专业学院(教学部),现有统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4万余人,毕业生6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在珠海当地就业率持续保持在24%左右,过半毕业生在珠海、广州和深圳就业。

学校传承北京理工大学的延安精神和教育理念,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找准定位,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专业多样、特色凸显、师资到位、设施齐备、制度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了快速、跨越式发展。

学校秉承“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形成了“勤奋、务实”的学风和“严谨、诚信”的校风,致力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体魄强健、心境恬美,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在继承北京理工大学的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点,设置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现专业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目前,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34个,占比为55.73%。专业结构基本对接通用航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软件、化工、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工学类专业集成度高、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关联度高、专业布局与珠三角主导产业吻合度高的应用型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会计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工程,1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信息工程,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软件工程等5个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等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等3个市级优势学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学校自2016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深化本科教育应用型转型发展,积极推进国际专业认证工作,努力提升毕业生的学历含金量和国际竞争力。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信息学院申报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双力驱动电子信息类3加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竞赛,自2011年以来,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重大竞赛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20余项。

师资队伍

学校的师资队伍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依托,海纳百川,广聚贤才。经过十余载发展,逐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拥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教师,高度吻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授、副教授等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3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3%。目前已形成以校本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主力,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较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慧星、著名统计学家方开泰、国家级教学名师焦永和等一批专家名师受聘在学校工作。 

学校建立了以周立伟院士、朵英贤院士、甘晓华院士、梁慧星学部委员、倪国强教授等专家为核心的光电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民用无人机技术、印制材料、高端制造业、民商法、港航物流、产业生态等7支科研创新团队。几年来,累计有19名专家教授受聘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5名教师被纳入“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珠海市唐家湾,北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面向浩瀚的南中国海,京港澳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从学校的东北两侧通过。学校东门面对广珠城轨唐家湾站,50分钟往返珠海与广州,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2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涟漪,绿化环境达校区总面积80%以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浅潭碧水点缀其中,宁静、典雅,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校已建成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教学和配套设施50万余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10万余平方米。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已建成信息、计算机、机械、化工、材料、艺术、设计等52个实验室(中心)。其中,拥有工程训练中心、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机械与车辆学院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商科综合仿真实训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践教学基地、嵌入式系统设计方向应用型人才实训实习基地等8个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基地;通用航空、电子信息创新创业等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累计364家。

学校已建成各级科研平台23个,包括1个省部级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环保型油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光电信息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印制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制造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民用无人机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公共实验室油墨涂料技术及中试公共实验室,1个市级公共技术平台机器视觉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学科研管理全部活动实现了信息化。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事务中心,其规模及运行模式在广东省内属首创,服务项目包括收费充值、学生资助、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户籍管理、社团服务、商业保险、网络与卡务、失物招领等36项业务。

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其中创业工场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在孵企业35家,其中32家完成工商注册;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8.7%,高于全国同期数据5.4%。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学校注重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发展,截至目前已与国(境)外72所高校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

学校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目前在校生超过400人;2016年成立了中美国际学院,与美国优质高校(新墨西哥大学、乔治城大学、佩斯大学、摩斯大学、肯塔基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及本硕连读项目,已有在校生招生900多名。

学校特别重视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截止目前已与台湾13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合作项目,累计已有790余名学生赴台湾高校进行短期学习及交流;有100多位教师及管理人员赴台湾高校学习或进修;我校还招聘了来自台湾的教师,目前有台湾教师36人;连续四年与台湾多所高校举办“两岸一家亲”学生文化交流营活动,共有218名台湾学生来我校交流访学。

荣誉事迹

2005年,学校高质量、一次性通过教育部专项检查。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评价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名校办学的典范。

2006年,学校以全国影响力排名第4、活跃度排名第7的成绩入选“网络中国·消费品牌活跃度及影响力独立院校10强”;2008年,学校以全国排名第7的成绩入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发布《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的“200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2010年7月,学校从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学校先后于2011、2012、2013、2014、2019年多次被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评为“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1年12月,学校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2011全部顺利通过评审。

2014年11月,广东省独立学院实力榜发布,我校被评为“理工科实力第一名”的“五星”院校。

2015年,学校率先进入广东省2A批次招生录取。

2016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学校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入选武书连2017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10强、校友会2017中国二线城市最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得到社会的认可。

2018年4月,学校获评“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8年5月,学校获评“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王韬光董事长获评“2018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并被推选为“中国民办教育领袖联盟副主席”。

2019年,学校获评新华网“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获评腾讯网“2019年度综合影响力独立学院”。

发展愿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坚持注重质量、提升内涵、凝练特色、创建品牌的办学思路,立足珠海、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宗旨,努力创建应用型名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