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河北传媒学院是一所以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主,艺、文、工、管、教等多学科兼容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备案,学校代码为12784。 

学校始建于2000年,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国家督学、第十三届省人大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先生创办。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成为全国民办院校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开始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5年被河北省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现有兴安校区和警安校区,共占地2060亩,建筑总面积466042平米。设有影视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舞蹈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艺术体育学院、数字艺术与动画学院、音乐学院、信息技术与文化管理学院、国际传播学院、足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专科生27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

设有44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 3个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为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现有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校以来,学校把应用型、地方性、服务性及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定位和建设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持续用力并不断取得进步。逐渐形成了一支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媒介融合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全媒体数字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110多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以及校级实习基地、实验实训室等。4000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每年可供3000名学生实习,1200平米演播厅、400平米融媒体演播厅、全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特种摄影实验室、混录棚、拟音棚、预混棚等达到国内和行业先进水平。

学校图书馆中外文纸质图书达150余万册,电子图书234万余种,中外文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3万余种。购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畅想之星电子图书、超星移动图书馆、e博在线等资源24小时供读者使用。建成特色自建资源库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上各类线上电子资源服务及馆藏图书查询系统,安装了超星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e博在线触摸屏综合展示系统等固定电子资源阅读平台。校园信息化建设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

近五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纵向课题270多项,横向课题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60多部,播出作品190多部,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40多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励670多项。师生原创舞蹈《中国梦•太行情》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乐婆婆的心事》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电影《旗》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儿童片、音乐三项提名奖,《绿色长城》获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科教片奖,纪录片《美丽秦怡》获中国(威海)国际微电影盛典银贝最佳纪录短片奖。师生创作的专题片《中国城轨》《维持原判》《今日横街镇》等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师生原创舞台剧《小兵张嘎》《幸福国际庄》等作品连续在国内外演出150多场。学校还承接了电影《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突击再突击》《吕建江》及电视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区小队》音乐制作及后期剪辑工作。摄影专业师生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获奖,舞蹈、音乐、播音主持艺术等专业师生多次参加央视、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网络春晚、五一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演出。

学校遵循“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校训,把培养“有良知、守道义、重文化、强技艺、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立足之本,坚持走跨越式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创作(制作)实践的结合,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按照“学、练、干、创”四个环节设计培养方案,构建技能型、创作型、学术型以及教学、创作、研究并举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全国十大民办高校、全国五A级社会组织、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省级示范学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之星优秀组织奖”等多种奖项。“文化新零售电商双创实践基地建设”“物联网智慧舞台研发基地”等多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一直保持省内领先。

学校连续几年名列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名和河北省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名第一,在艾瑞深全国高校排行榜年度全国艺术类民办大学和中国民办高校天平信用指数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